九游娱乐 -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4-07-24
 2024年是习总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。习总多次强调建设网络强国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,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“事关和国家发展、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”。新时代新征程,要从坚持构建网络综合治理格局、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、丰富网络优质内容供给、加大网信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入手,以更大力度推进网络强国建设。  在总体观视域下,要重视构筑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和开展网络综合治理,

  2024年是习总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。习总多次强调建设网络强国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,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“事关和国家发展、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”。新时代新征程,要从坚持构建网络综合治理格局、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、丰富网络优质内容供给、加大网信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入手,以更大力度推进网络强国建设。

  在总体观视域下,要重视构筑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和开展网络综合治理,这就要求做到坚持党的统一领导、落实政府双重责任、坚持地位三者的统一。

  坚持党的统一领导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总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,自觉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推动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。坚持党管互联网的基本原则,做好网络综合治理顶层设计,加快推进相关机构建设,不断提高判断力、领悟力、执行力。树立网信工作“一盘棋”思想,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用,加强统筹协调。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压实各级党委领导责任。

  落实政府双重责任。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,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政府管理,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,推动政府数字化、科学化、智能化运行。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建设,构建网络综合治理协同机制,实现联动治理,形成合力。遵循属地管理、分级负责、授权专责的原则,以重点工作和重要事件为目标部署,推动各地区因地制宜探寻网络综合治理新路径、新路线、新方法。

  坚持地位。坚持网信为民,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,尤其要关注农村数字技术薄弱地区,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。持续发展普惠精准的公共服务,提高数字公共服务水平,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,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,提升人民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全面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,引导广大网民依法上网、文明上网、安全上网,让数字化成果造福国家、造福社会、造福人民。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,提出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”,这就要求以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重要抓手,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。

 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能力。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推动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,抓住基础技术、前沿技术、通用技术,实现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。构建网络安全产业体系,形成独立自主的产业生态,推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在网络安全产业的应用。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,注意专利成果的保护转化,形成良好工作氛围。以技术、产业、政策为重要着力点,共同构建多层次的技术保障体系。

  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预警能力。构建网络安全风险预警体系,激发网络安全应急动能。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,细化各级监管主体责任,及时掌握网络安全应急事件信息。注重多源数据融合和信息共享,充分发挥平台共享效能,全面汇聚不同主体重要出入口数据,组建国家级信息共享中心。打造场景敏感度高、适应能力强的预警体系,搭建政府、企业、九游娱乐社会的合作空间,发挥高等院校优势,促进预警机制更加完善。

  增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能力。构筑网络应急联动防线,通过软硬件联动与周密技术方案,从入网身份、客户端等多个角度开展网络安全监控、防御和处理,实现技术联动。整合不同类别安全资源,建立多点协同联动机制。联动顶层设计和末端落实,汇聚纵向和横向不同主体安全能力,形成组织机制联动。

  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,需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,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,共同建设网上精神家园。这就要求立足“质量”“创新”“融合”,加强网络优质内容建设。

  立足“质量”,以优质内容奏响主旋律。坚持“内容为王”原则,发挥数字技术优势,让网络文化产品“靓”起来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将其融入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全过程,将正能量案例转化为形象化、影音化、故事化的内容表达。以人民群众需求为重点,立足网络文化新体验,建好网上图书馆、网上博物馆、网上影院等各类数字文化场所,使网络优质文化内容达到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效果。

  立足“创新”,以多样形式聚合共识度。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,运用全媒体聚合分众模式,构建融媒体传播矩阵,不断提升传播效率。坚持移动优先,积极开发传播新软件,借助手机等移动端,实现网络优质内容的全方位覆盖、全时段推送、多阵地传播。不断创新表现形式,利用可视化、微视频、动漫等表现形式展现人民群众感兴趣的内容,创建网络传播平台。

  立足“融合”,用正能量打造大流量。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,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,强化网络优质内容特有的文化形象和独特风格,形成特色鲜明、种类丰富、优势突出的网络优质内容体系。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,做好内容链接、社交链接、新闻+政务+服务链接,持续开放和整合服务功能。汇聚正能量内容,通过媒体手段提高报道互动性,科学设置议题,更好地引导正面。

  建设网络强国,需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,建设一支强、业务精、作风好的强大队伍。这就要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,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,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
  多措并举引人才。做好顶层设计,把握战略主动,实施战略谋划。实施“借梯登塔、借脑生智”的柔性借才模式,汇集“专才”与“通才”。整合高等院校、研究所等“智囊团”,组建由知名学者、教授组成的专家学者库,为网信工作建言献策。发挥信息技术、信息产业作用,深化与各大顶尖企业合作,搭建多层次平台载体,聚集更多“将才”。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责任落实机制、人才工作闭环推进机制、人才工作争先创优机制、人才工作多元投入机制,吸引更多人才。

  有的放矢育人才。坚持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,实现内外合理互联。一方面,各地区充分利用优势教育资源,把高层次专家学者、人才导师“请进来”,因地制宜制定培育方案和计划。另一方面,各地要紧抓机遇,把当地有潜力的网信干部“送出去”,与发达省市地区网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,构建多层次、全方位、立体式、常态化培养交流格局。各级政府要扶持壮大网信人才培养基地,让网信人才不断得到淬炼提高,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。

  不拘一格用人才。创新用才观念,破除传统“一把尺子”衡量标准,选优配强网信干部,把讲、懂网络、敢担当、善创新的人才用起来,让人才之花竞相绽放。健全选拔任用机制,激发人才干事积极性。拓宽自我发现、自我评价、自我推荐的组织途径,为更多人才脱颖而出开辟“快车道”。发挥技术晋升“指挥棒”的重要作用,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平台。突破原有体制束缚,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,让人才能够在政府、企业、各类研究机构实现有序流动,让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。(作者:奉羽 白崭,分别系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;武汉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)